微量元素是起什么作用?
人体是由几十种元素所组成,这些元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宏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高;另一类被称为微量元素(又称稀有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较低。 目前已发现的微量元素有140多种,其中90%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它们直接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代谢过程和中枢神经信息的传递。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通过酶或非酶系统对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免疫系统和细胞的代谢等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仍有5%~10%微量元素的功能至今尚未清楚。 目前,已知的微量元素功能可分为四类:
①必需微量元素,如铜、锌、铬、钼、锰和铁等,约30种;
②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镍、钴、钒、锡、硅、氟、钙、镁、硫和磷等,约20种;
③有害微量元素,包括砷、铅、镉、汞、铊、铝等,约10种;
④可能有毒微量元素,包括铍、铌、镧、铈、镨、钐和钇等,约20种。 有害元素和可能有毒元素虽不是必需元素,但在机体内的含量很高,且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两类物质又被统称为毒物。
乐升优质答主食物中的微量营养素包括11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人体需要的矿质元素又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在人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每日膳食供给量都在100毫克上以上者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氯、硫等。占人体重量的0.01%以下,每日膳食供给量为微克至毫克者,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一样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生长停滞、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味觉迟钝、创口不易愈合等。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近年研究发现与人类有关的微量元素有20多种,主要包括铁、锌、铜、钙、碘、锰、钼、钴、铬、硒等。
正常人体内各种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和适当的平衡比例关系,当其紊乱失调时就会导致疾病。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低,但作用非常重要,它们或是构成身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组织细胞的合成与构成,如钙、磷、锌。参与人体重要酶类分子的组成,如铁、铜、锌、锰、钴、钼、硒等。参与维生素的合成与转化,如叶酸经叶酸还原酶作用后变为具有生理活性的甲基叶酸,这种酶就由二价的叶酸还原酶构成。参与生物激素或机体免疫的正常功能,如锌、铁、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