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有什么作用?

都鹃都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谚语 “有风方有波,无风则无浪” 来解释气的作用,应该算贴切了;再引一句佛经“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如来欢喜”作为结尾,佛家讲一切法由心生,心有风雨,故而外物有形,而心若无风,外物自静……

其实这二者是一个道理——风动、心动;心动、风动。 世间万物皆是由能量构成,生命体的能量来源于消耗食物所提供的热量(即动能),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即电磁能);无论是否有生命的物质,其本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运动就会产生热效应,而只要有热效应就会产生能量流动;只要有能量流动就会带动物质的运动和形态的改变。 所以无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物理过程吸收能量放出热量),还是动物摄食所摄入的能量在细胞中通过氧化酶催化下生成水(化学过程释放能量),亦或是我们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乳酸进入血液最后经肝脏代谢为丙酮酸重新合成脂肪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的转化形式虽然不同,但最终都逃不过热量的产生(即动能)。所以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气体相对于液体和固体而言,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也就是说分子之间不存在紧密的受力情况,所以气体产生的热效应不会以物体的形态表现出来(扩散现象是个例外),此时热传导的方式只能以温度的形式表现(高温物体本身发热,低温物体自身冷却的过程);而当温度到达一定极限,此时分子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70%,原子也会因为高速运动而产生辐射(红热物体发射的红外线)。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气体的存在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的。

顾颐飞顾颐飞优质答主

第一,推动作用。气推动着人体的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推动着脾的运化功能、胃的降浊功能,推动着全身的各个脏腑器官有序运转。如果气不足了,推动作用下降,血管里的血液供应不上,人体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等现象。推动力不足,运化功能出了障碍,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变少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经常拉稀,人还会日渐消瘦。肺没有足够的气来推动,就会出现呼气多、吸气少,稍微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

第二,温煦作用。气能够温煦人体,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如果没有足够的气来生发阳气,来温煦人体,就好比自然界没有足够的阳气来对付严寒,人体就容易出现四肢不温、四肢发凉、甚至经常畏寒怕冷。特别是肾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腰膝酸冷的现象。

第三,固摄作用。气能够统摄血液在血管中运行,不让血液随便外溢。气具有统摄汗液分泌、小便排出等生理功能。比如气能够摄精,将精液固摄在肾中,不致于无故遗泄。如果气不足了,固摄作用下降,人体就会“漏鼓撤缸”。例如,血液固摄不住,就会出现紫斑、咯血;汗液固摄不住就会经常汗出淋漓;小便固摄不住就会尿频、尿失禁;精液固摄不住就会遗精、滑精;大便固摄不住,肠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拉肚子、一天到晚拉个没完。所以说一个人如果经常出现“漏”,就不妨从补气着手。

第四,防御作用。气对人体有护卫、防御的作用,能够御邪,是人体的卫士。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如果人体的正气充足,外邪就很难侵犯人体,人就不容易得病。正气不足,外邪就可能侵犯人体,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说,气在预防疾病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