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的作用是什么?

宾倩彤宾倩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浮针疗法(Frequency Acupuncture,FA)是近十年来国内新兴的一种针灸疗法。由于浮针疗法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因此被广泛推广和使用。但是,仍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对之不太理解。下面我尽量用比较浅显的语言为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从概念上,中医的针具有“针刺”和“灸法”两类,而现在的浮针实际上是用针而不是艾灸。那么什么叫作“浮针”呢?其实是指把毫针放置在皮下组织内,而非传统地将针扎在肌肉里进行针刺的方法。因为将针置于皮下的操作方法使医师能够更灵活地控制进针的深度,并且避免了传统针刺可能造成的刺伤神经、血管和内脏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患者也不会有像传统针刺那样的痛苦反应。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一切非进入肌肉的针剂都可以看作是“浮针疗法”。

其次我们从原理上来探讨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人体的经络分布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一般来讲,浅表部位的经络是皮部的经络,如督脉(人体正中线)以及两侧膀胱经(腰部以上),这些经络通常都覆盖着厚厚的表皮。再往下就是脂肪层,接着才是真正在生理状态下处于“静息”状态的肌肉。所以从皮肤到肌肉,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由外向内逐渐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我们知道,传统的针刺方法要求刺入手部或腿部的肌肉中。然而,手部及腿部的肌肉都比较肥厚,且下面有着丰富的神经、肌腱等结构,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会造成伤害。采用浮针则不需要深扎肌肉,而是将针尖直接放在肌肉与筋膜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只要操作手法得当,就不容易给病人造成损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针就不会产生副作用,如果在针刺过程中操作不当,仍然有可能出现晕针、滞针或者弯针等现象。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浮针实际的操作过程。以治疗腰腿痛为例,医生首先需要让病人脱去衣服,在病人臀部和大腿外侧寻找阳性反应点(即压痛点)。找到后,医者一手持针,另一只手托住针的尾部,轻轻将针尖插入皮下组织,待感到阻力点后,停止进针,保持不动。然后,医生在阳性反应点的上方、下方、左侧及右侧分别取4个穴位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 在上述穴位上进行针刺,主要是利用穴位本身的神经冲动传递功能来激发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神经产生兴奋性冲动,进而引起人体有关组织的反射作用,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

司空灵帆司空灵帆优质答主

浮针医学是在中国传统经络学说的指引下,通过浮针技术,采用特殊手法对患者四肢躯干的浅筋膜层进行扫散,使病变经脉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最终使人体达到自愈目的的一种绿色疗法。

治疗优势:绿色疗法,安全有效,无痛苦、疗效确切显著,适应症广泛,适用人群广,无年龄限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迅速立显,无需内服药物,不受场地的限制。

作用机理:通过刺激人体四肢躯干的浅表经络,使经气直达病所,以起到“通则不痛”的效应;刺激人体浅表感受器产生生物电,兴奋低频的电脉冲沿神经干快速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作出一系列生理调整;通过浮针的扫散手法产生生物电磁,与人体本身磁场相结合形成新的生物电磁场,调整人体异常组织的生物电和生物磁场,使其逐渐恢复正常,使人体能够自我调理,修复,最终恢复健康。

治疗范畴:浮针医学是治疗软组织疼痛的特效方法,是治疗痛症的创新疗法,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痛症,尤其擅长治疗顽固性、多发性、弥散性、反复发作性疼痛,尤其在治疗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网球肘、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肌肉疼痛、肌腱及韧带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患中取得了独特的疗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