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用药副作用大吗?
泻药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病人询问关于“灌肠”的问题;有些人是因为便秘,想采用灌肠的方法帮助排便;而还有些人是因为某些疾病需要,医嘱要求给予灌肠治疗。 今天我们来说说常见的“灌肠”操作及可能引起的不适症状,以及出现后该如何应对。 首先来看看临床上常用的灌肠方法: 临床上最常用于清洁肠道的灌肠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肥皂水、清水等,这些液体主要起到软化大便,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肠时,药液必须完全没过肛门,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而对于一些顽固性便秘患者,上述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疗效时,还可考虑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必要时可使用手指挤入肛门内,以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对于患有痔疮、肛裂等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开塞露。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尝试口服油性制剂如石蜡油(浓度50%,每次20~30毫升),也可使大便变软、变松软,便于排泄。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帮助你顺利排便,可以尝试服用刺激性较小的缓泻剂,如水杨酸铋丸、鞣酸软膏等。但此类药物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清肠,都不可以长期使用。 因为长期灌肠会引起肠道黏膜萎缩,同时由于结肠的蠕动功能紊乱,可引起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那么,当您接受完“灌肠”治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适症状呢? 一般情况,在“灌肠”结束后1~2小时内,粪便便会排出;但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也有些人并不会马上排便,这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超过48小时仍无粪便排出,则应立即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肠”治疗期间,应避免摄入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防加重腹胀的症状。 如果您的胃肠功能较弱,可以先从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含量开始,逐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当然,在恢复期间,也应保持适量运动,如锻炼腹肌,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是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出现顽固性便秘;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心态、改变生活习惯来逐渐改善病情,切忌自行乱服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