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有副作用吗?
作为儿科医生,虽然目前尚未见到长期应用该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用药过程中仍注意到以下问题: 1.应用3~5天后,部分患儿会出现兴奋、烦躁或者易激惹等情况; 2.个别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3.少数患儿可有肝功能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4.极少病例报道存在肾损害; 5.静脉注射药物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有可能发生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偶可见皮下结节形成。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 应仔细观察小儿服药后的反应。若发现有烦躁、易怒、多汗、睡眠不良等症状时应予以重视,必要时可暂停给药并请儿科医师诊治。 由于此类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在妊娠期的应用应慎重,尤其是妊娠后三个月。如确有必要使用,应注意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以及分娩时新生儿的情况。 对于婴幼儿的患者,由于胃排空较快,口服剂型的药物容易渗入胃肠道粘膜而进入血液,产生全身作用,故应尽可能选用注射剂型,并且严格掌握剂量及疗程。
阿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同类抗生素一样,有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主要包括: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与用药的剂量有关,所以调整剂量后可以消除反应。
肝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出现黄疸,多发生于用药之后的第五天左右,停药后可以恢复。
过敏反应:以皮疹和血清病型反应多见,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用了大剂量后可能会发生,发现和怀疑有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药,并且要及时就医处理。
心脏不良反应:主要影响心电图显示的Q-T间期延长,严重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等,但是比较少见,对于心脏病患者应该慎用。
听力损害:表现为可逆或者不可逆的听力减退,一般只有在大剂量静脉用药的少数患者中,有时可能发生。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原则上也是禁用的。与克拉霉素一样,如果与茶碱类同时使用,应该适当调整茶碱的剂量,否则可能会引起茶碱血浓度升高,以致引发茶碱中毒。
此外,在某些病毒性疾病流行期间,如果长期、大剂量应用阿奇等抗生素(一般专家认为连续用药超过1周以上,可为长程用药),有可能反而促使病毒感染大量繁殖,而招致严重后果。国外已有在流感、EB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患者长期使用阿奇后,严重甚至致死的报道。因此,要警惕在病毒性疾病流行期间使用阿奇,而引起病情加重乃至恶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