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有什么作用?

晏福利晏福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ADH是肾脏保持血液渗透压稳定和调节水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 正常血浆透压为280~310mmol/L(765~865mOsm/kg)。当饮水不足、出汗过多、腹泻、呕吐等使体内水分减少时,ADH分泌增加,通过激动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ADH受体,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进而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Na+和Cl-的重吸收,同时抑制K+的吸收而降低钾的浓度,由此产生钠潴留和水中毒(高渗血钠症);反之,过量饮用液体,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称为水中毒。

有研究证明ADH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4]。其可能的作用部位在血管平滑肌上,通过刺激内皮型NO合酶(eNOS)的活性从而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另外还发现ADH能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cAMP信号途径而舒张冠状动脉,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ADH对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也有重要意义。Tsui等报道,给家兔静脉注射可卡因导致血浆氯离子含量下降,给予外源性的ADH后可以恢复。给大鼠注射胰岛素也会导致血浆氯离子含量下降,注射ADH后恢复正常。这说明ADH可以调节血浆氯化物的含量,而血浆氯离子的水平又与细胞外的酸碱性有关,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传导速度。

昌楠碧昌楠碧优质答主

抗利尿激素又称为血管升压素,主要是对肾脏发挥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当机体需要的时候释放入血,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可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临床上称为抗利尿激素治疗依赖型尿崩症就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者肾脏对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障碍而引起多尿。当抗利尿激素增多的时候,引起尿量减少,水在体内潴留,可以引起水中毒的发生。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到渗透压和血容量的调节,当血浆渗透压升高和血容量减少的时候,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当血浆渗透压下降和血容量增加的时候,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所以当饮水量多的时候,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导致排水量增多。当饮水量减少的时候,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导致排水量减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