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尾蛇是没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实际上是位于腹部末端的一团肌肉,在运动时这些肌肉一收一缩,看上去就像一条细细的长尾巴。 那么为什么尾蛇要设计这样奇怪的身体结构呢?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生活在水中,需要借助游泳来捕捉猎物。而和四肢一样,细长的尾部也是重要的游动器官,能够产生推进力,帮助其在水中迅速移动。由于尾部的骨骼肌肉等结构可以伸缩,所以它能在游泳时保持身体平衡,让动作更稳健。
除了水生动物外,还有很多陆地生物拥有灵活的腰部和臀部(其实人类也是),比如扭腰、晃臀甚至跳臀部舞的非洲土著,以此来增强运动能力和捕猎成功率。 一些海洋鱼类为了躲避敌害和寻找食物,经常会发生垂直跳跃,而能够垂直起跳的关键就是那根看似无用的尾巴。当鱼体受到惊吓突然启动时,内脏器官会产生快速而剧烈的收缩,驱动鱼体向前方急冲,同时,尾部肌肉会用力收缩,带动脊背向上突起,使整个身躯产生垂直上升的运动。这种特殊的设计,能够让鱼体以最高效的方式达成急速运动的目标。
蛇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但是只有300多种是有毒的。最毒的蛇是黑曼巴蛇,它身上的毒液足以杀死20个人。蛇的尾巴长是为了迷惑天敌和吸引异性的。
蛇的尾巴虽然从外观上能够看见,但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尾巴”。实际上,蛇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后肢,但其尾部的尾椎仍保留着,在其末端,仍然有尾骨,而人类或其他哺乳类尾椎几乎完全退化,只有极少数还残留1-5个尾椎,没有尾骨。通常,人们所说的蛇尾,是从蛇肛后方开始至末端的整个部分,实际上包括了部分体干和真正的尾部,并非狭义的尾巴。
在蛇的肛门后方约1/3的位置为肛鳞,由两片长棱形的鳞片对称而成,这片鳞片稍肥厚。在肛鳞前方(即体干部分)的鳞片行较宽,而且往往呈双行或复行(有重叠现象而使鳞片行显得增多)。在肛鳞后方(即真正尾部)的鳞片行变得较为狭窄,而且是整块儿地均匀减少或缩小。此外,这一段的鳞片没有特殊的构造,光滑而无花纹,也无“V”字或“人”字交叉花纹。用通俗的说法讲,就是蛇的肛门以下的部分是尾巴。凡是腹鳞缩小而呈直线排列的部分都是蛇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