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1、家庭要有节制的,温馨的爱
有研究表明,家庭过热、家庭过冷、家庭过度保护都不利于孩子幸福感的提升。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家长需要尊重孩子,像对待一个成人一样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的家庭养育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感觉到心理层面的自由和自立,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取向。
2、父母保持良好的婚姻质量
如果父母双方有着良好的婚姻质量,就不会存在频繁争吵、打架等现象,孩子在这种家庭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能提升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和对未来的期待感,因此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反之,父母离异或分居的孩子幸福感均低于父母婚姻满意的家庭。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增加孩子的幸福感,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希望各位家长都尽己所能,维持积极和谐的夫妻关系,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
3、父母自身保持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如果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更热爱生活,会更愿意在生活过程中和孩子共度时光,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父母本身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影响孩子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且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对孩子的幸福影响是持续存在且不断增长的。因此,父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努力追求自身生活的幸福感,这还有助于构建融洽的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