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对蟑螂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我当初做实验的时候,也好奇地搜索过,可惜当时网络信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只找到两篇相关的文献,一篇是 【1】另一篇是 【2】 这两篇论文都比较老了,都是上世纪中期发表的,其中【1】有一张图比较有意思,是作者做的不浸泡毒饵的实验,把3.5%的硼酸溶液直接洒在蟑螂上,结果只有8%左右的蟑螂“中毒死亡”(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接触死亡”,但文中未说明),且死亡的蟑螂躯体迅速干燥萎缩、变暗,4h后基本恢复至原先状态。
因为这篇论文中,【1】提到的部分,是将硼酸溶液喷在纸巾上作为毒饵诱导小强,虽然最终结果显示60min内只有8%的小强“中毒死亡”,但是毕竟是在小强的口中,有口水等存在,这些都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结果不太能说明问题。而【2】中提到的浸没实验,相对来说比较靠谱一点,因为水能够充分接触药剂,并且避免了口水的影响,当然作者也做了不浸药的对照实验,发现硼酸对小强具有很高的触杀活性[2] 因此我个人认为,硼酸对蟑螂是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的,但是毒性的强弱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都是我根据现有的论文资料得出的个人结论,仅供参考!!!
在所有杀虫气雾剂中,都含有拟除虫菊酯类成分,这类成分本身就极易挥发,再加上有使用时必须要喷雾,因此更使得该类成分以极小的颗粒漂浮于空中。而硼酸的颗粒很大,因此它没法以气雾状存在,只能存在於拟除虫菊酯的液滴中。当拟除虫菊酯挥发掉后,里面含有硼酸成分的液滴就留在了蟑螂经常出没之处,当蟑螂爬过时就会被它触杀。因此,从这一点来说,硼酸就是一种残留毒剂。
正因为硼酸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学品,不易分解,因此可以在蟑螂经常出没之处长期有效。如果一次用药量足够的话,杀灭一波蟑螂后,在同一点可继续杀灭再次从卵鞘中孵出来的小蟑螂。而一般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本身喷完后很快就会分解掉,如果喷的量不多,蟑螂仅仅是受惊逃跑后,很难再次回来接触这种毒液,因此杀不死蟑螂,下次还必须再次喷洒。
因此,蟑螂药中加入硼酸,可以加强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触杀作用和增强产品的持效性。一般情况下,硼酸在配方中的含量为5%~10%。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杀虫气雾剂在包装上并没有标注产品的有效成分,包括溴氰菊酯和硼酸的含量。通常只是在包装后面写著该产品的“有效成份为溴氰菊酯和硼酸”。这明显是一种误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