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丝瓜几岁?
丝瓜在我国的种植极为广泛,并且还有很多的名号,可以说是大众化的水果了,那么你知道对于这么普遍的丝瓜,它的真实年龄到底有多大吗,下面我们就为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
据文献记载,西瓜在秦汉时便已在中原种植。不过,关于它的原始形态,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说法。我们只能推测,原始的西瓜,肯定是由葫芦科植物经过人工鸟兽传播的方式而逐渐引进的。而最早把这种生物命名为“西瓜”的,则是我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药理学家葛洪。
在明代末年,我国才开始有丝瓜。不过,由于明代的民间文学与农民起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中国的民间文学中,丝瓜也被称为“葛藤”,这可能是由于葛洪同时对这两种植物有所贡献,以致于后人无法将这两种植物分清。
一直到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的《黄郡谷邑志》中,才第一次正式将这两种植物分清楚。不过,我国的丝瓜到底是从何时开始有栽培的,却无准确的文献记载。
按照欧洲生物学的分类学,在我国古代,至少从宋代开始,已有两种基因同源而形态具体的丝瓜:一种是粗肋状、花纹浓密、实心、表皮有粗点斑纹的,称之为“条纹龙须葫芦”;一种是茎部无刺、外形圆滚滚、表皮光滑的,称之为“光条龙须葫芦”。
由于这两种形态各异的丝瓜,都与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我国著名的古书中,皆能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以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为代表的许多古籍,在描述这两种葫芦时,皆将其列于药用范围之内。
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对这两种葫芦有所怀疑,“丝瓜,此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瓜之称”。由于“丝瓜”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的闽中,所以,李时珍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即“丝瓜”应为“番瓜”,是国外传入的一种物种,而不是我国原产。只不过,由于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将这种番瓜传到了我国,以致于我国人民称之为“丝瓜”,而将原产我国的葫芦称之为“瓜”,显然,这种称谓更具有地域文化色彩。
据《福州府志》一书的记载,以福州府为例,在清代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时,已有大量的丝瓜种植。另据《闽侯县志》的记载,在清代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时,闽侯县已盛产丝瓜。
而根据法国生物学家布封在《法国的植物》中所载,从1737年起,法国才渐渐地开始有丝瓜栽培。显然,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的丝瓜至少要早于法国100多年了。
从文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丝瓜还只在上杭县有栽培。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汀州府的各属县,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各地,均有丝瓜栽培。
据近年来福建农科所对丝瓜研究所做的各种生理生化试验研究表明,从丝瓜的性状上看,我国各地长期以来的栽培丝瓜,基本上都是“光条龙须葫芦”类型。
而这种典型的“瓜型”丝瓜,则又为英国人所推崇。1976年,欧洲农业研究中心的园艺学家,在研究欧洲各国家庭菜园中种植的常见蔬菜时,发现英国的伦敦、萨里和肯特等地区的农民,依然喜欢种植具有精致条纹和圆滚滚的瓜型,果皮硬,肉质绵的“光条龙须葫芦”。
而在我国各地,尤其是长江中游诸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农民们都还是喜欢种植具有粗劣条纹、瓜条向下垂、肉质脆的“条龙须葫芦”,这两种类型的丝瓜,可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近年来,我国的丝瓜生产发展很快,丝瓜已成为我国北方和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瓜类蔬菜。但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可供人们收藏的食品艺术品,则仍然是欧洲人喜欢的“光条龙须葫芦”,我国的“西瓜”,则仍只是非洲或美洲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