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有什么作用?
1、消炎杀菌。药理研究证明,艾叶挥发油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止血。艾叶中所含的成分对体内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液粘度,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再生,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还能缩短凝血时间,抗出血 3、防霉抑菌。抑制细菌繁殖,消除真菌毒素作用明显,并对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4、祛湿止痒。对于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问题,艾叶是有效的缓解治疗剂 5、温经止痛。用于行经腹痛、四肢不温、虚寒痛经、带下清稀量多。
6、调理月经。月经不调的患者可以用艾叶来调理身体,一般用艾叶泡脚或是艾灸治疗效果更好。如果经期出现腹痛情况也可以通过服用艾叶来减缓疼痛等不适症状 经常用艾叶泡脚还可以去湿驱寒,美容养颜等等。
中医常使用的艾条,有又粗又长的,也有多根艾段一排排放置,用薄棉纸包裹的,那么这些艾条又有何区别呢?在功效施用上各是怎样的呢?
粗长纯艾条,是将纯净的艾绒放置在棉纸筒内卷制而成,长约20cm、直径约2.5cm,是临床中常用之品。
一般施灸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熏灸,距离皮肤3cm左右,利用其温和的热力刺激施灸。此施灸方法称之为温和灸。
如果将点燃的艾条,在施灸的腧穴上来回旋转施灸,就称之为回旋灸;若在施灸时,艾条不固定成一定方向回旋,而是根据患者皮肤温度的变化随时变动方向,使之保持恒定的热量施灸,称为雀啄灸。
雀啄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点燃的艾条靠近皮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医者的大指和中食二指夹持艾条,如雀啄样一上一下施灸,上时距离稍远,使温热稍减,下时使温热感稍重,上下起伏保持均匀,不断重复,直到患者感觉皮肤温热充盈不可再加时为止。
粗长纯艾条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艾条,可用于大部分穴位的艾灸施治。
临床中为了治疗疾患的需要,常在艾绒中加入各种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制成药物艾条,以加强艾灸的治疗效果。中药制成的艾绒有祛风散寒作用,故常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疾患。具体制法是将细辛、羌活、防风、赤小豆等研成细末,和入艾绒中制成药绒,再以细棉纸包裹成条即可。其施灸方法与普通艾条相同,一般用回旋灸。
多头艾段条(又称多头艾柱条)是指将艾绒搓成一个个形如黄豆大小的艾柱置于薄棉纸上,每个艾柱距离相等,然后将棉纸两边对折卷紧,此即多头艾段条。
多头艾段条一般采用的施灸方法为雀啄灸。此法是在艾段点燃后用镊子夹住雀啄施灸,以皮肤红晕透泽为度,常用于面部美容施灸,具有强颜益寿、驻容祛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