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更像什么作用?
说起春雨,让我想起张九龄的《春夜喜雨》 春雨,好雨。 但是古人似乎更钟情于秋雨,比如文人墨客最爱的王维就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句子,还有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其实啊,春雨和秋雨都是好雨。
在春天或者秋天,天地之间阳气盛而阴寒退去,万物生机勃发,所以雨露润泽,对农事、植物的生长都是极好的。只是人们容易受气候影响而产生悲喜的情绪;春风秋雨,常引发人对故园的思念,又因为“一场春雨一场暖”的缘故,所以春雨格外得文人青睐。 但是!到了冬季就不同了。此时阳气内敛,阴气旺盛,如果下起雨来那可是阴冷至极的。再加上我国古代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冬天雨雪往往被赋予吉祥的含义,如“雪花飞舞,满天皆白。似飞蛾扑火,纷纷扬扬”(《牡丹亭·惊梦》)。 所以要说春雨像什么?我想应该像一位温柔的女郎,轻抚大地,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春雨贵如油,指的是春雨像油一样宝贵,形容春天的降雨十分宝贵。出自元·曾瑞《南吕·四块玉·闲居》“鸡声远,鹤声高,归梦迢迢天尺遥。荒畦入郭谁人到,宝篆消,玉漏迢,春雨夜窗悄。这首作品中提到春雨,是在说春雨下的时候,自己已经回乡“入郭”了——春雨的珍贵。
春雨的来历:北方春季少雨的气候特征,和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春季是海洋气流回归大陆的季节,而大陆却正处于由冷变暖的升温过程。
二者相差悬殊,互相吸引作用不大,因而海洋气流不愿快速北进,大多在南方滞留甚久,大陆北方的干暖空气却毫不含糊地开始向北挺进。
两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就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狭路相逢,因此常常在这个地区交锋对峙很多日子,于是产生江淮流域的“桃花汛”。这就是常说的“春雨”,而北方却往往出现比较干旱的气候,所以又说是“春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