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的作用原理?

谢沛嘉谢沛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60年,法国医生贝尔纳·阿诺德首次提出了“超声波”的概念并解释了其物理特性—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音频声波的机械波。它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如声波扩散得广。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输速度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速度越快;反之,越低,则越慢。超声波的能量是通过纵波(上下运动)的形式被介质吸收的,所以,无论声波如何传导,最终都是要耗散能量的。凡是能传导声音的介质都含有一定量的能量。 但超声并非无所不能。 超声可应用于医学诊断,是因为人体的结构不是完全连续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的声学性质是有差异的,当超声脉冲经过人体某一部位时,由于各组织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的时间延迟是不同的,据此就可以把不同位置的器官或病变组织显示在屏幕之上。这是基于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成像的一种方法——超声波成像技术。

还可以利用超声能量对体内某些病灶进行热疗,以消灭癌细胞,这种方法对于预防肿瘤复发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人提出用超声引导介导的药物注射来治疗肝癌。具体做法是:将药物注入肝脏局部,再用超声扫描检查肝脏有无渗漏,如有则定位其部位,重复注射直至药液全部吸收。该疗法无需手术,病人痛苦小,且费用较低。另外,超声还可用于评价放射治疗的结果。

当然,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人们对这个“无声的世界”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出现。

弓继言弓继言优质答主

对机体的直接作

1、温热作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摩擦而使介质产热,具有温热作用。作用深度可超过10厘米,高于一般热疗法。适当的热效应,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提高细胞再生能力,降低肌肉及关节组织的粘滞性,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和排泄,具有消炎、消肿、镇痛作用。

2、理化作用:超声波在体内传播过程中,与细胞发生非热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提高,从而改善细胞的生存环境,利于病灶内的代谢产物、致痛物质的排出和正常物质的摄入;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使细胞膜的通透性正常化,从而消除疼痛。理化作用在治疗中起主要作用。

3、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水和生物组织中传播时,介质中产生无数微气泡,并不断生成、长大、闭合,最终崩解。这一过程称为空化作用,也称空化效应或空化现象。空化作用在超声治疗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产生各种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

4、机械作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交变而产生压力的作用。这种机械作用,可以促进炎症产物排出,使粘连、瘢痕松解,淋巴回流加速,水肿消散。

间接作用:温热效应、理化作用、空化效应和机械作用对机体的病灶组织产生有利变化后,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使全身机能发生一系列改变,如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紧张状态解除、睡眠好转等,进一步促进了病灶的康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