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里有什么作用?

普柏婷普柏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也有少量使用),具有润滑性、碱性、泡沫、去污、乳化、分散、发泡等性能。 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阴离子部分(RCOO-)与餐具中的油垢结合,形成溶解于清洗液的油污分子;同时,表面活性剂的阳离子部分(RCONH3+)与餐具表面的淀粉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结合后,这些带有正电的烷基头上带一个“尾巴”,就像一把刷子,可以把盘子上的污渍刷走。 而其中的表面活性剂的两性型部分(RCONH2CH2NSO3)由于既带了阳离子又带了阴离子头部,可以像胶体一样吸附在污垢的表面,然后逐步渗透到污物的内部,最后将其完全去除。

当然,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洗洁精,成分上会有相应改变,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 为了提升产品的能力,有些洗洁精中还加入其他助剂: 粘度调节剂:主要目的是调节液体表面张力,便于洗洁精均匀扩散到每个角落。

杀菌剂:用于杀灭餐具上的细菌,保证餐具使用安全。 多效处理因子:具有漂白、阻燃、防霉、抑菌的功效,能够对餐具进行有效清洗。

软水剂:用来抑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沉淀,减少洗碗机水管堵塞和餐具腐蚀。

荧光增白剂:可使洗洁精对荧光灯有更好的反射效果,看起来更为明亮鲜艳。但此类物质被皮肤吸收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累积在体内,属于安全的添加剂。 除了上述几种成分外,有的洗洁精中还会添加色素、香精等,增加产品的视觉感官及香味体验。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可生物降解的洗洁精,主要以植物来源的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有效成分,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棕榈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对环境无害,使用更安全。

胡敬伟胡敬伟优质答主

洗洁精一般是指洗洁精类清洁用品,而洗洁精类清洁用品是家庭日常清洁中最常用到的清洁用品。

洗洁精中主要有效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增溶、乳化和分散的性能,并通过湿润渗透到被洗物表面的污垢处,降低污物和被洗物表面的界面张力和接触功,增进污物从被洗物上分离和分散的能力,达到去污的效果。其去污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去污效能与等量的肥皂相比要高出35%左右,并且起泡性较低,不易在使用中弄脏双手。

洗洁精中除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般还加入了8%-10%的磷酸盐作为助洗剂,它能加速污垢的分散、悬浮与流失,并具有脱脂作用。洗涤茶垢和油垢的效率十分显著,一般能在三分钟内完全起清洁作用,效果比肥皂要好45%。

由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再加上磷酸盐对环境也有污染,因此近几年,在洗涤用品方面相继研究和应用了AEO、AES、ABP等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来代替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应用较广的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去污去油效能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差不多,但价格较贵,一般与其他原料复配制成复合型洗涤剂。单独用AEO制造的洗涤剂泡沫较少,但洗净度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要高15%,低温去污性好,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且无磷,不污染环境。

AES(烷基乙二醇醚磺酸钠)也是一种中性高效去污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良好代用品,目前在国外已在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它的去污力强、泡沫量多、低温性能好、无磷污染、对皮肤的刺激较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降低50%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