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作用和副作用吗?
(  ̄▽ ̄)~ ( ̄ ̄)(°○°)^(0oO)^^~~(~00~^○○)~~~.~(ヽ( ̄▽ ̄)ノ) 催产素是哺乳动物产生的一种激素,也叫作缩宫素或脑下垂体后叶素。人和动物的乳腺、胎盘和甲状腺都有催产素的受体,它除了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外,还可以加强乳腺导管和乳头平滑肌的蠕动,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还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胎仔娩出。
1953年,Witkin等第一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催产素的存在;1964年,Mosbacher等在羊水中发现了催产素的存在并首次提出其可能是分娩启动因子。目前,许多研究都表明,催产素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参与调控哺乳动物生理过程的多个环节[1-3]。另外,由于人类和动物的某些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很多的研究结果都可以应用到对人类的研究上。 目前对催产素与分娩关系的认识主要源于对大鼠和兔子的研究。大鼠孕期平均12d,妊娠末期血中催产素浓度显著高于非孕期,而产后7d内逐渐恢复到非孕水平;当母鼠受到机械刺激时,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部位的催产素神经元开始活跃,经过核转位和释放进入血液,引起子宫收缩。另外,给予孕鼠催产素类似物可以诱发早产,而抑制催产素系统可能会延迟小鼠的分娩时间。给孕兔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催产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子宫收缩,并且这种作用可被α1肾上腺素能抑制剂阻断,提示催产素可能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通路从而起到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
有研究者给小鼠持续性微泵注入催产素,发现虽然子宫活动明显增强,但是并没有引起自发流产或者早产,而且持续给药7 d未发现子宫有结构上的损伤,也未发现胎儿有死亡的情况,认为小剂量催产素的安全性很好且没有累积毒性[4]。但也有研究表明,长期(超过2周)使用催产素可能会引起未成熟新生鼠肺动脉高压和成年雌鼠不育,以及引起精子畸形和雄激素下降[5-6]。 目前对于人体内外源性催产素的来源还不清楚。有研究[7]报道,健康女性患者吸入β3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后,呼出气体中的催产素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女性在吸入该药物后可触发自发性产科反应,进而引起自然分娩。另有研究[8]表明,正常孕妇血浆中催产素水平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加,而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降低,认为这一变化可能与胎盘产生的肾上腺素有密切关系。还有研究者[9]检测了10例健康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中的催产素水平,发现产后6小时内,产妇血清中催产素含量迅速下降至接近基础值,而婴儿血清中催产素含量持续较高水平,说明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催产素,并且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如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发挥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以促进子宫收缩。
随着对催产素深入研究,其在生殖道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 另外,最近有很多文章[10-11]指出,催产素可能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实验[12]将抑郁模型小鼠暴露于特定频率的正弦光刺激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小鼠在接触正弦光刺激后0 min即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反应,包括竖毛、蜷卧、腹泻及尿失禁,5min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缓解;在给药后1 h,与未受激小鼠相比,应激性反应强度无差异,然而,在给予药物后3h,再次给予相同刺激时,小鼠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且持续到给药后的第2天。
也有研究者[13]利用光遗传学技术研究了大鼠海马区和杏仁核区域催产素N型受体亚单位(OTR)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抑郁症相关行为(如焦虑、抑郁和恐惧)发生时,这两个区域的催产素信号通路可能被活化,从而导致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轴兴奋,进而引起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