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什么作用?

终梓心终梓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桂枝是一类植物的通称,该植物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称叫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属于樟科肉桂属植物。因为该植物叶片形状特别像桂树,而且开的花颜色黄白似丁香,所以得名为“桂皮”和“桂花香”,这两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药里,除了来源于肉桂属的桂枝(Cinnamamium cassiicum Presl)以外,还有很多其它属的植物来源的中药都称为"桂枝" ,或者简称“桂”。用“桂枝”这个名称来指代一类药物是非常不恰当的,应该严格区分不同来源的“桂枝”。

1、肉桂 Cinnamamiu cassia Presl. 又名:乌药(《本草拾遗》),桂树(《证类本草》),桂(《医学启源》),肉桂(《药品化义》),玉桂(《药品辨疑》)。 【性状】 本品为常绿乔木,高可达20m。枝顶叶簇状生。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枚,卵形至披针形,长3~8cm,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光滑无毛,下面色浅,沿中脉两侧有疏柔毛或近无毛。气芳香浓烈,味甜微辛。以叶完整、肥厚、青绿色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此外云南、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炮制】 1、肉桂:除去茎枝,洗净,切丝,晒干。 2、桂碎:将原药材碾成细粉,过筛,除去残渣。 3、桂皮:将原药材刮去粗皮,冲洗干净,用刀切成薄片,浸入沸水锅内煮约5分钟,取出晾干。

【药性】 热性温阳,活血通络,除寒止痛。 【功效应用】 1、肾阳虚衰引起的水肿。症见小便短少不利或小便淋漓不尽,畏寒肢冷,四肢浮肿,腹部胀满,面色苍 黄或发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缓。本方尤宜于肾阳虚兼风寒湿痹者。 2、脾阳不足引起的腹泻。症见食少便溏,腹中冷痛,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本方又治脾胃虚寒所致的呃逆、呕吐。 3、瘀血阻滞经脉。症见疼痛如针刺刀割,固定不移,夜间尤甚,痛处肌肤干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本品又有祛瘀通脉之效。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末梢循环障碍等属瘀血阻滞者。

4、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较重,局部可有肿胀,得暖则减轻,遇冷加剧,舌苔薄白,脉沉迟。可配伍羌活、防风、秦艽等同用。

5、痈疽疮疖,皮肤湿疹,皮肤瘙痒。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内有实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不宜久服、过量服用。

空奕诺空奕诺优质答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表虚有汗、咳嗽气喘、脘腹疼痛、痰饮、水肿、四肢疼痛、妊娠水肿、心悸。

1、用于风寒表虚有汗证,见恶风、汗出、发热、头痛、脉浮缓等症。本品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作用。常与白芍配伍应用,以便通阳固表以止汗,如桂枝汤。

2、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经闭等症。本品可温通脾肾,散寒止痛。如治疗胃脘剧痛、痛连小腹,宜配吴茱萸、小茴香;治妇女血寒瘀阻之经闭腹痛,可配附子、川芎、当归等同用,方如温经汤。

3、用于痰饮、蓄水所致的脐下悸动,呕吐,小便不利及咳喘等症。本品不仅能通阳化气而利水行水,而且能化气以通便逐饮。宜配茯苓、甘草等,方如苓桂术甘汤。

4、用于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怔忡等症。本品能通心阳以宁心气,常配甘草、生龙骨、牡蛎、人参等药使用,方如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牡汤、人参汤。

此外,本品又能平冲降逆。如治疗支饮不得息、惊悸,可配茯苓、生姜、甘草,方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心下悸、头眩、脐下动悸,可配甘草、大枣、芍药、甘姜、半夏、生姜等药,方如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真武汤。

临床应用以有恶风、汗出或胸胁满为标帜。内服:3--8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