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胆头有什么作用?
《中华本草》:地胆,又名地蚕、地鼠、蚂蚁菜、蚂蚁大豆、猪骨豆、草鳖甲、土鳖虫等。其性味咸、寒,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结石症,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癫痫,脑炎,淋巴结结核,骨髓炎,痈疖肿毒,烧伤,烫伤,湿疹,皮炎。 《中药大辞典》:地胆【药理作用】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2.抗凝血与抗血栓形成3.免疫调节作用4.抗氧化作用5.其他作用(保肝、肾) 现代研究表明,地胆水提取液有显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sAg)的作用;从地胆甲素和胆酸中获得的组分DCT-A具有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的作用以及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地胆提取物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纤维化,从而起到保肝作用;还有抗凝、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民间多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尿潴留等多种症状,也有用于肝炎、腹水、血吸虫病、痔疮的记载。
1、乙型肝炎 用新鲜地胆适量,洗净切成薄片,放在小碗里捣烂成泥状,每服1~2汤匙,一天两次,温开水送服。也可将地胆焙干研末,每次服6克,每天三次,开水冲服。 还可注射地胆制剂,每次3000单位/千克体重,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3毫升内静脉缓慢注射。连续用药三天为一疗程。停药后十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对急性肝炎患者疗效明显,治愈率达98%以上。对慢性肝炎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胆结石 用地胆焙干为末,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也可地胆水煎去渣,浓缩成膏,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服完。 还可以配合其他药物进行食疗。对于患有胆囊炎的病人,可用蒲公英75克,晒干炒熟,加冰糖适量调服,早晚各一次。如果患胆结石,可以用鱼腥草50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或者用金钱草50克,茵陈5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