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起什么作用的?
1、清热解毒 临床上,甘草常被用于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等情况的治疗和改善;另外,由于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遂或肝火上炎导致咽喉疼痛,也可以使用甘草进行调和解毒。 2、止咳化痰 甘草对呼吸系统的益处不少,可帮助祛除肺及支气管内的痰液,从而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由于甘草有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所以还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补中益气 《黄帝内经》中就曾记载:“脾为之卫,胃为之腑。”脾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而甘草则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功效,另外,它还能补益心脾,可用于心悸怔忡以及失眠多梦的辅助治疗。
4、缓急止痛 临床上,甘草常用于治疗胃肠疾病引起的腹痛腹胀等有较好效果,另外,它对肝脏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药物性肝炎患者。对于神经性头痛、神经痛、癫痫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5、润肤止痒 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而临床研究发现,从甘草中提炼出来的甘草甜素,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因此对这类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而由于体内存在自由基,它会破坏胶原蛋白纤维,继而使皮肤出现皱纹、干燥等情况,而甘草则能抑制自由基产生,因此还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6、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内容外,临床还发现甘草有抗心律失常、降血压、镇静催眠、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而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适当食用甘草还有着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甘草是名贵中药材。其干根和根茎可入药,药用价值大,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和突出。中医认为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心悸失眠、四肢挛急等症,现又新发现甘草有抗癌作用。据科学化验:甘草根和根茎中含甘草酸2%-3%,甘草次酸1.2%,甘草黄酮0.7%-0.8%,甘草甙0.02%,甘草次甙0.01%,苷体皂甙元1.5%,另含葡萄糖甙、甘露醇、有机酸、树脂、香豆精、维生素Bl及钙、铁等微量元素,且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100余种有效成份。甘草的药用价值在历代医家典籍中,都被称为“国宝”,故有“十方九草”、“药王”、“补药之长”的尊称,甘草在方剂中被普遍地加以使用,用治多种疾病,有“圣药”之称。
甘草的茎叶,是牛、羊等家畜的优质饲草,马不喜食。茎叶柔软、微甜、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味美可口,牲口喜欢吃,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牲畜采食甘草茎叶后生长发育好,膘情壮,出肉率高,奶蛋产量多,是大草原上牲口不可缺少的“高营养饲料”。
甘草有固氮作用,是改良土壤的先锋植物,在贫瘠、沙化、盐渍化草原地区种植甘草,可改良土壤,固定流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如将甘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可取得增产的目的,甘草在农区和牧区,在改良土壤上作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