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

怀惜妍怀惜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儿童孤独症”和“自闭症”的概念,在2013年《精神病学》修订版出版之前,我国精神病学界一直将二者定义为同一种疾病,即自闭症(孤独性障碍),并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P)或“孤独症”;其临床表现均为社会交往、言语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和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兴趣。

随着对这一病种认识的深入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的儿童自闭症患病率可能比欧美国家更高[1]。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一病症的认识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里——自闭症仅指那些起病于童年早期,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迟滞、重复刻板动作、兴趣范围狭窄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而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大约有1/5以上的自闭症患者并不具备上述典型特征,他们的症状更倾向于轻度智力障碍,但在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方面则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2-4]。 从病理学角度来说,应该将上述两类患儿区分开来。为此,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目录中,将原来属于精神病性的自闭症单独列出,作为神经精神病性疾病的一种;而将原来属于神经症的孤独症归入“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之列。这样,自闭症就被限定为起病于婴儿期,有先天基础和遗传倾向,以严重孤独、言语和交际能力缺损、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显著特征的一类疾病。而孤独症则泛指各类原因所致的广泛性智力发育障碍,其中当然包括由胎内因素影响的患儿。

基于以上认识,目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已经将两者区隔对待。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现在自闭症的致病基因已被确定为CHD8和NLRP3两个基因位点,但这两种基因所控制的生理通路目前尚不清楚,也就无法从基因水平探讨自闭症的发病机制。虽然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且临床发现同一家族中频繁出现自闭症患者的现象,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言,我们还很难确定某个儿童是否因为遗传因素而必然患上该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