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什么不能喝酒?
我们首先从酒精对大脑的作用说起。 酒精又名乙醇,是一种小分子醇类物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部。 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先被消化液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等,再合成各种蛋白质、脂质等,而酒精在进入消化道后,可以很快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运送到体内各器官组织。 当血液到达脑组织时,约有10%左右的乙醇在肝脏中被代谢成乙酸;其余的90%会直接进入脑部,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虽然进入脑部的酒精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却非常大。
有研究显示,当人体饮用一定剂量的酒精后,可迅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电图异常、行为失常(比如失忆)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等;如果饮酒量继续增加,则会出现昏迷乃至死亡[1-3]。 那么,酒精到底是如何破坏我们的中枢神经的呢? 目前研究表明,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毒性作用包括:抑制能量生成、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干扰免疫系统功能等多个环节[4]。其中,抑制能量生成可能是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所谓“能量生成”是指细胞利用营养物质(如糖、脂肪和蛋白等)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和化学能的过程。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和无机磷作为能源物质,通过糖酵解或氧化反应产生ATP。这个过程是细胞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也是大脑发挥复杂功能的基础,例如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神经冲动传导、突触的可塑性等等。都必须通过产生ATP的能量提供动力。
酒精进入人体后,可通过多条途径抑制上述过程,因此可以说,酒精是通过阻断细胞能量生成机制而损害中枢神经功能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也就是说,摄入的酒精越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就越严重。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会逐渐降低,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也会减弱,所以老年人应该尽量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以避免中毒。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有剂量限制的,一般成年人一次饮用含有128g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是不会直接导致脑损伤的。不过,如果反复大量饮酒(如每天饮5瓶以上啤酒,或者其他酒类),势必会增加肝脏负担,长期下来就会逐渐削弱肝功能,从而导致体内有毒物质累积,最终可能引发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