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可以坐腰登?
4个多月的宝宝可以坐腰凳,但是时间不易过长,避免对脊椎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给宝宝挑选腰凳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尺寸要合适 宝宝的腰部并没有完全发育好,太宽的腰凳会压迫腰部,造成损伤;太窄的腰凳会影响宝宝下蹲,甚至影响腿部发育。选择适合宝宝身高体重的腰凳很重要。
2、面料要柔软舒适 首先当然是舒适,柔软的面料才更有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其次,因为宝宝经常坐在腰凳上,建议选用透气性好、容易清洗的布料,这样既保证了宝宝坐时的舒适度,又便于日常的护理和清洗。
3、承重能力强 为了支撑宝宝体重,同时保证安全,腰凳的承重能力一定要强。建议选购有加厚的背板和加固侧板的腰凳,这样更能满足日常需求。
4、安全性高 为确保宝宝的安全,购买时需注意看产品是否有防止后背塌陷的设计,以及防止宝宝后仰的带子或卡扣等装置。
5、功能多样 市面上有很多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腰凳,比如可坐可摇,一凳多用;或是可拆可洗,方便清洁等等设计,这些都会让腰凳更加好用,满足多种场景的需求。
在平时带孩子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会本能地抬头、挺胸,甚至有些孩子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甚至可以坐起来了!但是医生却说,孩子在一岁之前是不可以长期坐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一岁之内不可以长期坐,为什么孩子3个月的时候能够坐起来,并且能够坐得住呢?
实际上一岁之前的孩子脊椎还没有发育完全,长期坐立会给脊椎带来压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脊椎变形,不利于孩子脊椎发育。
在孩子3个月大,甚至可以坐起来,甚至有些孩子能够坐得很稳,实际上这属于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本能的支撑行为,是属于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阶段性行为。就好比孩子3个月左右的时候,能够用脑控住手张开五指,抓到东西,但是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又不会了。
能够坐起来但是不能长时间做,具体宝宝啥时候可以长时间坐,怎样正确地坐,这里说三个阶段,妈妈把握好了就没多大问题了!
第一阶段:有支撑地坐
大概4个月左右,这个阶段需要在成人监护的基础上,借助外物支撑坐起来,在靠垫、沙发等地方坐起来。妈妈要时刻做好防护,避免孩子侧翻跌倒,摔伤头部或者脊椎,甚至可以让孩子在自己腿上坐一下。这个阶段不建议孩子长时间坐,因为孩子脊椎发育还没有跟上。
第二阶段:无支撑地坐
孩子6个月左右能够在有监护的情况下完全凭自己坐起来,脊椎发育开始跟上了,这个阶段妈妈可以对孩子进行练习,让孩子学会左右扭头拿取物品,练习孩子的手眼协调,多加练习,孩子平衡性和脊椎力量会得到加强,妈妈可以让孩子适当久坐一点,但是坐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第三阶段:有支撑地学站
孩子8个月左右的时候,能自己坐得很稳了,脊椎也发育好了,可以开始让孩子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学站了,并不是让孩子长时间坐。这个阶段的坐,是一种过渡,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支撑自己身体去站。
12个月左右,孩子可以自己站起来了,甚至可以走一走了,这是孩子脊椎发育开始支持孩子的身体来运动了,这时孩子可以坐了,可以走,可以站了,妈妈就可以适当的增加孩子坐的时间了,但是也不能太长时间。
这里妈妈需要注意,在孩子3个月之前,不要尝试让孩子做脊椎承压的月子操,也就是不要让孩子直挺挺地坐起来,这也是为了保护孩子脊椎不受到早期的伤害,避免脊椎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