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络磺钠有什么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腹泻;
2.血液系统,主要反映为骨髓抑制,可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对血小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血倾向增加;
3.肝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氨基转移酶 (ALT) 及肌酸激酶(CK)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
4.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头痛、嗜睡、震颤等;
5.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妊娠妇女禁用该药;哺乳期妇女使用该药后可经乳汁分泌,故应暂停哺乳;儿童用药剂量尚不明确,应慎重处理;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皮疹;静脉炎;全身水肿;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卡络磺钠片剂、注射液、注射冻干粉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
据了解,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中,有关卡络磺钠的不良反应报告共计793例,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心悸等。
其中,严重病例报告31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紫癜、肝功能损害、血尿、心悸等。
严重病例中,12例患者既往有卡络磺钠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合并用药情况主要涉及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等,具体包括:炎琥宁注射液、头孢类抗菌素、左氧氟沙星、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议:患者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对于有过敏史,尤其是对其他药物或食物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卡络磺钠。
医务人员也要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等,避免与含钙注射剂及具有降钙化作用的药物合用;建议对使用卡络磺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进行适当监护,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