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预防婴儿发烧?
孩子发烧了,家长最着急,总是希望用最快的方法让孩子体温降下来,于是各种降温法上身——捂汗、冰袋、酒精擦身…… 但这么做真的正确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发烧其实是机体对外来病菌或寄生虫做出的正常抵抗反应。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正常体温是多少? 孩子腋下的体温正常范围是36℃-37℃(额温比腋温高0.5℃)。 当腋下温度高于37.2℃时,可认为是发烧;当体温达到或超过39℃时,称高热。 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都可以导致发热。 如果是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比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在明确病原体后,对症治疗即可。
而有些发烧是因为体内存在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这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特点往往是持续的高热。 对这类发烧,应及时寻找病因,去除可能引起发烧的刺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常见引起婴幼儿高烧急症如下: 1.中暑:如果宝宝活动量很大,妈妈没有及时添加衣物遮挡阳光,或者带宝宝去很热的场所(如温泉、电影院等),宝宝可能出现中暑。此时,应立即给宝宝全身散热(用凉水浸透毛巾敷颈部及腋下等部位),并尽快带宝宝远离高温环境,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退高热药物。
•Tips: 高温环境中的宝宝,应及时补充水分与盐分,减少宝宝脱水情况出现。
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典型的水痘症状为轻度发热,伴有乏力、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数小时后,患儿皮肤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疱疹,周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诊,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宝宝。
•Tips: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3.幼儿急疹: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早期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会出现高热、厌食、乏力、呕吐、腹泻等情况,同时可能会伴有关节肿痛、喉炎、吞咽困难等表现。在热退后,宝宝身上会出现淡红色的针头至绿豆大小密集的皮疹。 该病具有自限性,无特效治疗方法,多给予对症处理。
•Tips: 做好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中(夏天不要使用空调,使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
4.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症反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好发于春秋季节,6个月~2岁的宝宝最为多见。 起初,宝宝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流涕、咳嗽等,随后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还可能出现眼睛发红、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有溃疡等症状。
本病虽然病情进展快,但是大多预后良好,一般在6个月内自行恢复,且不会有后遗症。
•Tips: 合理喂养,加强营养,适时预防接种,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