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是几天?
一、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怎么知道现在是几点呢?古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什么是时辰呢?其实,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大时”,它与现在的时间法有些相似:“子时是一点钟,丑时是三点半钟……”以此类推。这样算起来,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时辰”。因此,我们现在常常用“时辰”来表示时间概念。不过,在古代,这个“时辰”却和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关系了。因为古人将一天分成了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是二个小时;而将一夜分成五更,每一更为两个时辰(现在的一夜为两日);所以就有了上面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名称了!
二、公历一个月有多少天?8月有31天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平常讲的日历上的月份,实际上是按照公历的年月日排列计算的。由于地球运动的原因,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产生了差异。为此,人们便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作为计算时间的依据——即通过计算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来确定一年中的天数。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就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之为“阴历年”或“农历年”—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公历。但是自从公元1582年开始到现在使用的新历法中规定每年只有365/4=97个整月(闰年在98个整月中增加1天),其中闰年的2月是29天(平年是28天) 所以每四年就有一个闰二月,也就是这一年会有三个立春! 这对于农耕文明下的我国来说很不合算 因为如果过了立春播种期那就意味着这季庄稼要歉收甚至绝收了 但是如果是正常的阳历年,比如我们熟知的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和正月初一之间相差二十多天,这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所以说,在我国古代,人们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新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公元1582年以后才正式确定下来—那就是把每年的首月定为一月而不是现在的十一月! 三、那为什么农历八月有30天呢? 因为我们的祖先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平均时间为365.2422日,称作一回归年。而在这二十四份当中又分为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均对应着一个农历月,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并以此决定农耕时节安排。同时为了使二十四节气能够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符,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以冬至日为起点、以夏至日为终点的阴阳合历系统。而在这一系统中,又以春分与秋分最为重要——“春分”是指昼夜平分之日,这一天正好处于春季之中、秋季之末,故而被称为“仲春之月”;“秋分”则是指日夜长短相等之时,即白昼时长约为12小时半(夏半年),黑夜长度约12小 时左右(冬半年) 而正是从此时起进入秋季。“秋分时”是一年中最宜于农耕的季节之一。